婴幼儿(0-2岁) 学龄前(2-6岁) 学龄儿童(7-12岁) 青少年(13-18岁)
在经历灾难创伤事件之后,孩子最害怕的是:灾难还会再次发生;亲近的人会死或者受伤;自己会与家人分离,就剩下一个人孩子。他们可能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焦虑、害怕、自责、羞耻等等。还有些孩子会出现情绪麻木现象,比如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变得胆小等等。
一些常见的反应包括:
(1)再体验:有些孩子会在脑海里突然出现灾难的场景,有些则会梦见灾难场景的噩梦。
(2)回避:孩子会试着回避那些会让他们回忆起灾难的事情、活动,或者是有关灾难的话题和想法。
(3)情感麻木:有的孩子可能出现情感麻木的情况,无法表露自己的情绪反应,有些会远离朋友、回避公共场合,有些会表现出对各种事情提不起兴趣。
(4)身体反应: 孩子经常坐立不安、容易生气、很难集中精神、睡不着觉,饮食习惯改变等。
(5)高警觉:孩子可能表现出对周围事物过分警觉、对声音光线过分敏感、容易被惊吓。
婴幼儿(0-2岁)
灾后创伤对婴幼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婴幼儿对一系列事件的非特异性反应表现出来的,包括:对于教养者的沮丧、与其分离、关系的中断、日常生活的扰乱等。婴幼儿对于创伤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养者应对创伤方式的影响。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可能会出现害怕分离、难哄、出现喂食与睡眠问题、很容易被惊吓的现象。虽然婴儿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但是他们也会保留下灾难相关的记忆。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为不安、烦躁,比往常哭的更多,或者更希望被抱着。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感觉无助、无力,对于与照顾者分离感到害怕。
学龄前(2-6岁)
六岁以下的孩子在理解他人想法方面还有困难,因此,他们能够关注的事情往往非常少,导致有时候他们会漏掉重要的信息。当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历创伤事件后,可能会错误的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另外一个与年龄发展有关重要因素是,2-6 岁的孩子对于死亡还没有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不知道死亡是永久的。他们会觉得人死了还能复生。
学龄前儿童可能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少,因为目前的多数诊断方法需要依靠孩子用语言对自己的感受或体验进行描述,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对抽象事物进行表达的能力。相反,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一般化的恐惧,比如怕生、分离焦虑、回避情境(可能与创伤有关,也可能无关)、睡不好、总在重复同样的词或者关注一件事情(可能与创伤有关,也可能无关)。
这个年龄段可能出现如下反应:
学龄儿童(7-12岁)
对于学龄儿童,这些孩子可能不会有闪回现象或者不能回忆起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内容。但是,学龄儿童可能在回忆创伤事件时,将事件的发生顺序打乱。他们还可能认为有些信号预示着灾难的发生。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有其他灾难发生,他们会看到这些信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觉得如果他们足够专心,他们可以避免未来的灾难。学龄期的儿童可能会重复灾难中的片段,这些并不会让他们的担心和难受消失。儿童可能还会将创伤事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了解了丧失的永久性。他们可能会极度关注和灾难有关的细节,不停地谈论。这种极度关注可能会干扰他们在学校对学习的专注度,进而影响学业表现。他们还可能从同学朋友那里听来一些错误信息。他们会害怕灾难再次发生,感到悲伤或者生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具备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有助于他们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但是他们思维仍有局限,导致他们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灾难。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创伤之后,往往会出现害怕、困惑、焦虑的反应。
7-12岁的孩子会对家长之间的交流特别敏感,他们关注父母的焦虑反应,特别是父母在危机时刻的反应,他们会学习父母在面对危险的时候的反应和行为。因此对于家长和其他成人来说,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害怕和担心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自己是怎么克服困难、应对危机情况的
这个年龄段可能出现这些反应:
不明确的身体不适(如疼痛等)
食欲变化
睡眠习惯变化(入睡困难,噩梦)
悲伤
不与朋友接触
烦躁
缠人、容易哭
暴力,质疑权威
回避上学、失去兴趣、对学习难以专心
在家或者学校叛逆
出现新的恐惧
青少年(13-18岁)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成熟,他们对于灾难的反应也更接近于成人。青少年来希望接触世界,但是在灾难之后,他们会觉得世界更危险、更不安全。一些青少年的灾后行为反应可能是开始做一些危险的、找刺激的行为;另一些青少年则可能因为灾难变得害怕离开家、回避参加社交活动。青少年可能会陷在这些情绪里,但自己却没办法把它说出来。 青少年处在成人和儿童之间,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但是与成人相比,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冲动行为和暴力行为。 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进行抽象思维,也对因果关系有了更好的理解。他们希望自己拿主意、更加独立。他们常常希望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有时也会把家人封闭在外。但是,通过帮助,他们可以表现出很好的应对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可能会对宗教、道德、伦理等抽象问题感兴趣,这些都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对创伤事件的理解和反应。
另一方面,青少年还可能会表现自己并不担心,试图表现得一切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可能会变得更活跃,与别人接触更多,作为一种应对内心恐惧和焦虑的办法。他们还可能变得更加防备,希望复仇,或者是对于灾难采取行动。和其他年龄段相比,前青春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把自己对于创伤事件的感觉藏起来,这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悲伤和冷漠的情感。青少年可能会从朋友圈、家人关系中退缩出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