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鼎昌学术成就

研究方向:理论物理及同步辐射应用

  工作领域:量子场论、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同步辐射光源及应用、X光及离子光声光谱、多层膜材料、纳米功能性新材料、微机械加工的LIGA技术、同步辐射微束X光的三维成像、同步辐射用于古生物学的研究、同步辐射用于文物考古的研究、同步辐射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研究等。

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BSRF),并任该实验室第一任主任(1985-1991),在科学规划、物理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并解决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出一代同步辐射工程及应用的人才,开展了我国的同步辐射应用领域。与国外同时建议了同步辐射 X 光光声 EXAFS 实验并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在粒子理论中,发展了相对论不变的相空间计算方法,格点规范场理论中的累积量变分法、波函数计算的解析延拓法等,在经典规范场、介子四维波函数和格点规范场理论研究中取得成绩。

  曾在国外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任访问学者、研究员或访问教授,其中包括: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纽约市立学院、费米国立实验室、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卢瑟福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里亚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东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奥地利大学原子研究所。斯坦福同步辐射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立同步光源等。

  任BEPC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光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同步辐射中心主任。在多所大学兼任教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延边大学、广西大学)。

  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声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国际大科学委员会成员(1992-1993)、日本SPring-8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1999-)。

  任《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的主编(1986-1994),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80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非亚贝尔规范场的磁单极解-同步球规范场解,1978)、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1982)、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格点规范理论中展开法,动力学方程和B函数的研究,1988)、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9)。在以上工作中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博士生8人,硕士生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