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疾病,在医学上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顾名思义,艾滋病是发生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 艾滋病有三个特性:1、获得性――艾滋病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后天获得。2、免疫缺陷――AIDS的发病机理是,HIV通过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甚至丧失。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更易于被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3、综合征――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复杂的伴随症状群。 HIV的发现及形态结构 1983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Montagnier等人从一患有淋巴腺综合征的男性同性恋者的血液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腺病相关病毒(LAV)。同年,美国病毒学家Gallo也从艾滋病患者的口腔白细胞中分离出类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型(HTLV-Ⅲ),后来证明LAV和HTLV-Ⅲ是同一病毒,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之中并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进而使人体失去对其它疾病的抵抗能力,引发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病毒。 HIV颗粒呈球形,由最外层的囊膜和包裹于其中的核衣壳组成。 囊膜是病毒的外套,由双层脂蛋白构成,其中的蛋白是病毒识别攻击宿主细胞所必不可少的。核衣壳则由核心蛋白包着RNA(核糖核酸)而形成。与正常的核酸复制(由DNA到RNA)不同,HIV利用逆转录酶使RNA转变为DNA(脱氧核糖核酸酸)来进行其自身的复制增殖,所以被称为逆转录病毒。 传播与预防 要说明的是,只有带病毒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成功进入人体内——血管中,才能构成HIV的传播。而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绝大多数染上HIV的患者要经过5到10年的时间才发展成为病人,一般会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HIV的有效预防方法: 1、已感染HIV的女性应避免怀孕、妊娠及哺乳,以免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2、输血或器官组织的移植应做好术前的检验(无论供应者或受用者); 3、使用彻底消毒的注射器; 4、皮肤或黏膜的破损伤口应避免接触感染者体液; 5、采取安全的性生活方式。
DNA肿瘤病毒 埃博拉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