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馆> 保护大熊猫研究

  大熊猫的科研概况

 

《大熊猫人工育幼研究》  自戴维1869年首次向世界介绍大熊猫之后,西方国家的探险家、博物学家以各种名义组织了三十多支考察队,前来中国大熊猫产区收集资料,写成了不少科学报告、科普读物及专著,描述这种仅产自中国的珍奇动物。如《追踪大熊猫》(Roosevelt 1929),《女人与熊猫》(Harkenss 1938) ,《人与熊猫》(Morris 1961),《大熊猫的形态学和进化机理研究》(Davis 1964) ,《大熊猫》(Morris 1981) ,《大熊猫野外栖息地》(Sheldon 1974)等。《大熊猫人工育幼》操作手册

  中国学者对大熊猫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2000年底,已发表研究大熊猫的科学论文8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论文集10余册。如《卧龙大熊猫》、《大熊猫解剖――系统解剖和器官组织学》、《大熊猫的生殖生理及人工繁育》、《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大熊猫繁殖与疾病研究》、《大熊猫人工育幼研究》、《大熊猫人工育幼操作手册》、《大熊猫繁育研究》等等。从形态学,生态地理学,分类学,古生物学与化石,生理生化,野外和饲养繁殖研究,疾病等方面全面深入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大熊猫繁殖研究》

  特别是在人工繁育大熊猫的理论和实践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8年成立的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在每年一次的年会上有大量的科研论文交流。自1995年起,均有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通过国内国际的科研交流与合作,目前基本攻克了大熊猫发情期配种难,受孕产仔难,幼仔成活难等大熊猫繁育难题,并在大熊猫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