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淡水鱼
中国淡水鱼总论 鱼类的生活习性 中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常见中、小型经济鱼 中国濒危鱼类 中国的淡水观赏鱼 中国淡水鱼拾奇
  淡水鱼> 中国淡水鱼拾奇
               优秀的水质监测员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和软体动物,都会对水体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行为反映。因此,被环境专家用来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天然监测器”。

  狗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对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气体反应十分迅速,在正常情况下,狗鱼会发出每分钟400-800次振荡的脉冲信号。一旦水中出现有毒物质,狗鱼发出的脉冲信号就会产生相应的爆裂声,其频率也会随之减少到每分钟200次以下。

  幼鲑一旦游到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污染物的水体中,便会进行静鳃动作,产生换气的停顿,从而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因此,这种“咳嗽反应”也就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一种标志。

  西非的象鱼生活在浑浊不清的河水中,两眼已退化,它依靠尾巴周围的肌肉发射一系列连续电脉冲来收集环境的信息。通常,象鱼每分钟产生电脉冲300-500次。一旦河水遭到污染,其电脉冲率每分钟可以猛增到1000次以上。

鱼类与地震  鱼类的返还性能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E-Mail:webmaster@kepu.net.cn
TEL:010-58812506         010-58812548 010-588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