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动的大地
探索地震的奥秘
地震来了怎么办
唐山地震自救二十例
地震历史文物
现代地震研究
合作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 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 北京市地震局 栏目主编:王 越
震磁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史密特偏角地磁仪 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包括深部的温度、压力、物质运动等变化。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因而,震磁效应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压磁场效应为震磁关系的一种可能的物理机制。为探索与地震有关的这种电磁现象的物理本质,我国还开展了压磁、高温高压等实验工作。 经过多年实践,对地震前地磁场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初步认识: (1)基本磁场总强度和垂直分量往往在震前下降,震后回升; G866自动观测核旋仪 (2)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出现畸变。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的控制,其日变形态大致呈现为一个规则的图形。然而,大震前日变形态往往出现畸变,表现为日变幅度增大或减小,极小值(低点)出现位移,日变形态反向等。 (3)地磁短周期变化出现异常,表现为传递函数A、B的变化。 地磁学是古老而成熟的学科,然而震磁关系的研究还是一项新的攻关课题。地震预报在探索中,以磁报震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问题还很多,有待于继续研究攻关。
史密特偏角地磁仪
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包括深部的温度、压力、物质运动等变化。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因而,震磁效应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压磁场效应为震磁关系的一种可能的物理机制。为探索与地震有关的这种电磁现象的物理本质,我国还开展了压磁、高温高压等实验工作。
经过多年实践,对地震前地磁场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初步认识: (1)基本磁场总强度和垂直分量往往在震前下降,震后回升;
G866自动观测核旋仪
(2)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出现畸变。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的控制,其日变形态大致呈现为一个规则的图形。然而,大震前日变形态往往出现畸变,表现为日变幅度增大或减小,极小值(低点)出现位移,日变形态反向等。 (3)地磁短周期变化出现异常,表现为传递函数A、B的变化。 地磁学是古老而成熟的学科,然而震磁关系的研究还是一项新的攻关课题。地震预报在探索中,以磁报震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问题还很多,有待于继续研究攻关。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