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馆> 热爱中国与可持续发展
做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图3:中国传统园林顺应自然和生态的设计正在世界流行 图片资料来源:李皓摄
为什么在这片中华民族生存了五千年的国土上还有原始森林,还有珍稀动物?这应当归功于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稍微想一想、看一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再听一听老百姓口中仍常念叨的:“细水长流”、“物尽其用”、“勤俭节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讲的都是要珍惜资源,才能长久地过上好日子的道理,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这个道理!生活在有这样强大传统文化基础的中国,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国家在21世纪一定能走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充满了信心。
如何才能做一个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中国人?最重要的应当是:让自己充分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少优秀思想和知识会在21世纪重新发出光芒。中国没有穷几千年,我们要扔掉压在自己头上莫名的自卑心态,纠正自己唯“洋”是从的偏颇,努力吸收新信息,做一个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关心国家、认真帮助世界的有知识的人。
对祖先,我们有以下重要的理由来对他们充满骄傲和崇敬: 1) 祖先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结和应用。这包括古中国的气象学、农学、水利学、建筑、园林和城市设计等。古人在这些领域中积累的知识和创造出的应用已成为受到当今国际学术界高度赞扬的高水平科学。 2) 祖先对人体和动物体经络的发现和创造出的医学思想与方法; 3) 祖先对仁爱、友情、诚信、忠贞的倡导; 4) 祖先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追求的情怀。这在古人留下的诗词、字画、园林、雕刻和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自己,我们应当能努力做到培养以下习惯和品行: 学会做人:讲卫生、礼貌、友善、诚实、好学、有责任感。 学会审美:面貌干净、服装合体、生活环境整洁、工作环境美观、关心外界环境生态的改善
(见图1—图3)
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