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概念
所谓生态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相应地也就达到了相对稳定的阶段,这种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相对最大,生产力也最高,因而自我调节能力也就更强一些。相反的,如果生态系统不平衡,或者受到人为的干扰,那么其生产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就会受到严重的削弱。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内部结构愈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或生存能力也就愈强;而生态系统内部结构愈简单的,其自我生存能力则就愈弱,愈容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因为其自我修复能力很差,所以恢复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两极的生态系统就是如此。
实际上,所谓的生态平衡首先是指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即自然界与生命世界之间的平衡。这是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基础,也是生态平衡的关键。因为,如果生命不能适应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则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平衡可言。所以,在这个平衡当中,自然界的变化是主动的,生物界的演化则是被动的。当然,自然界也必须给生物世界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如阳光、水分、适当的温度和合适的大气成分等。尽管如此,大自然的变化有时还是非常剧烈。如火山爆发,陨星撞击,以及周期性的冰期和间冰期等,必然会导致大量生命的死亡。由此可以见,所谓的生态平衡不可能是永恒的,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由不平衡到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然后达到新的平衡,这样的周而复始,演进下去。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这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例如,大约6500万年以前的那场大灾变必然大大地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使盛极一时的爬行动物陷入灭绝,于是出现了哺乳动物,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平衡。同样的,在最后几次冰川期中,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也必然受到极大破坏,最后则出现了人类这种对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影响愈来愈大的生物。
生态平衡的第二个层次,或称次级平衡,则是生物界内部的平衡,或者说是生物链的平衡,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总体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生物界长期演化的结果,因此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固的。也就是说,有动物的地方就会有植物,有植物的地方也必然会有微生物,反之亦然。即使在南北两极达到生命极限的边缘地区,生命的格局也是如此。
生态平衡的第三个层次,或者叫做第三级平衡,则是食物链的平衡。这是最奇妙、最复杂,也是最令人关注的。人们通常所谈论的生态平衡,往往都是从这种意义上而言的。过去,人类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为各类生物间都是各自为战,风马牛不相及。现在看来,这是大错而特错了,各类生物之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形成了一个整体,往往是动一发而牵全局。例如,树、鸟和昆虫之间就是如此,果树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昆虫则以树叶为食,但如果昆虫繁殖过多,树木就会枯死,昆虫也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于是便有鸟类出来调节,鸟类捕食昆虫,而树木则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三者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消灭了昆虫,鸟类就会挨饿;而如果捕杀了鸟类,昆虫就会成灾;当然,如果把森林砍光,鸟类和昆虫就都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因此,人类认识到生物之间的联系实在是一大进步,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生物界,而且更有利于人类自己。
若就空间范围而言,生态平衡又可分为全球平衡和局部平衡。全球范围的生态平衡首先是指生命世界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如上所述,地球上正因为有了水、空气(特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了臭氧层滤去了阳光中有害于生物的紫外线等这些基本条件之后,地球上的生物才有可能生存和繁衍下去。但是,由于地球上的自然状况并不均一,各个地区的生物种类并不相同,所以生态平衡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明显特色。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