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头为印版的平版印刷方式
石版印刷是以石板为版材,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描绘在石板之上,或通过照相、转写纸、转写墨等方法,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其中,前者称作“绘石”,后者称作“落石”。绘石和落石是石版印刷术的两种制版方法。绘石制版工艺简单,只能用来印刷简单、线条图文印件,是石版印刷发明初期应用的工艺技术。落石制版工艺复杂,是在绘石制版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艺技术,分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两种。
|
《各国消息》 |
1.绘石石印方法
1796年塞纳菲尔德发明的石版印刷术,是在具有多孔性、善吸水、质地细密,且能较长时间保留水分的石版石上,用脂肪性物质直接描绘、书写图画和文字,再经化学腐蚀而制成的石版(印版)上进行印刷的绘石石印术。现知最早用石版印刷的中文书籍,是麦都思于1829年石印的《东西史记和合》,而现存最早的石印书刊则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广州主编、出版的中文月刊第九月和第十月两期的《各国消息》。这是用连四纸石印的期刊,现仅存二册,藏于英国伦敦。
2.彩色石印的方法
彩色石印与绘石石印不同,彩色石印采用落石制版法。落石制版是通过书写、描绘、照相等方法,先将图文制作在转印材料上,然后再将转印材料上的图文转移到石面上的工艺技术。
彩色石印是以石板为版材,按彩色原稿设色、分版,套版印刷的工艺技术。其工艺流程为:
彩色原稿→描刻轮廓→填红粉→落石→分色描绘→翻制印版→版面处理→印刷
具体做法是:先将玻璃纸(或称胶纸)覆于彩色原稿之上,用钢笔依图描刻;其次在描刻过的玻璃纸的针缝中填入红色砥粉;再将填入红色砥粉的玻璃纸反覆于石面上,加压,使红粉落于石上;然后按照原稿的轮廓和色度进行分色、分石描绘;将描绘过的各色石版翻制成印版 ;最后逐版依次套印,印成彩色图画。
落石制版中的落石,有照相胶纸落石,用汽水墨描写在转写纸上落石,用转写墨及转写纸或浆糊纸翻印成的版子落石,以及用刻画上图文的玻璃纸落石等多种。方法不同,目的归一, 均为把图文转移到石面上,以便下工序通过化学方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
3.照相石印的方法
照相石印是制版照相术应用于石版印刷之产物。为John W.Osborne发明于1859年。其工艺方法,在1892年《格致汇编》刊登的傅兰雅著的《石印新法》中作了详细介绍:“凡石版所能印之画图,不能用平常所照之像落于石面印之,须有浓墨画成之样,或木板铜板印出之稿,画之工全用大小点法,或粗细线法为之。画成之稿连于平板 ,以常法照成玻璃片,为原稿之反形,即玻璃面之明处,为原稿之黑处;玻璃面之暗而不通光处,为原稿之白处。此片置晒框内,胶面向上,覆以药料纸,照常法晒之。晒毕,置暗处 ,辊以脱墨,入水洗之。未见光处洗之墨去,见光处墨粘不脱,洗净则花样清晰与原稿无异。将此纸样覆于石板或锌板面,压之,则墨迹脱下,此谓之落石。照常法置石于印架,辊墨印之”。
照相石印分单色照相石印和彩色照相石印两种。其中:单色照相石印传入较早,中国早期的石印书籍多用此法。
彩色照相石印,又称“影印”,1931年由美国人L.E.Henlinger传入中国。因其为照相分色,故原理与三色照相网目版相似。彩色照相分色用于石版印刷,其制版工艺与技术较为复杂,需每色一石版,每一石即印刷一次,五色、十色者,需制五块、十块版,分五次 、十次套印之。各种彩色图画均可印刷,在石版印刷工艺中,是最先进的。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