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仫佬族

 

掘地为炉

  仫佬族人民聚族而居,有血亲关系的同一宗族人大都住一个村子里。只在一些较大的村寨和圩镇,才有别的姓氏或别的民族杂居。

  仫佬族的住房多为瓦顶、砖墙的平房建筑,茅草、竹木结构的很少。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寨建有少数砖瓦楼房。传统的建筑形式是:正屋分前、后厅、左右各两个房,一屋有四个房门和大、中、后门共7个门。掘地为炉是仫佬族民居的一大特色。

  仫佬族聚居的四把、东门、黄金等乡盛产煤炭,为充分利用煤炭,仫佬族人民于厨房内或堂屋中掘地洞为灶炉,俗称“地炉”。用它来取暖、烧水煮饭、炒菜等,极为方便。是比较科学的取暖、烧火家用设备。地炉制作简单,位置多选在堂屋大门左、右两侧,挖一大坑,用砖砌炉底,架上炉桥,砌炉膛,深一尺左右,膛径半尺,在炉旁安置一只水坛蓄水,坛口与地炉口相平,炉前挖一煤灰坑,上面盖一块活动的板子。最后用泥土把炉灶周围填平,表面打上三合土,这样一个地炉便做成了。

  仫佬人家家都建有这种地炉,地炉使用价值广泛,它一年四季“四时有火,一炉多用”。春夏秋冬随时可用,每日早晚各加一次煤,一天24小时都有火可用。火的热能通过泥土向地面传散,坛中的水可保持一定的温度,所以一年四季都有热水可使用。同时炉火时刻向地面传热,增加室内温度,即使是严寒的冬日,屋里也十分温暖;而到了春天,炉火又可以保持室内干燥,有效避免食物霉烂;夏天,可烘干被雨水淋湿的谷物;秋天则可在地炉表层上烤制红薯、萝卜等食物。

  仫佬族使用地炉,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嘉靖年间田汝成的《炎徼纪闻》一书中就已有仫佬人“掘地为炉燃烧白炭”的记述。当年所说的白炭,即是今天所说的无烟煤。这也充分显示出仫佬族先民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聪明才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