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与“马褂儿”
|
清代旗袍 |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它成为“旗人”的装束,所以后来人们就叫它“旗袍”(满语称“衣介”)。
|
旗装少女 |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
八旗战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后来民间也渐渐流行,具有了礼服的性质,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
|
八旗战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
满族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其式样开始发生变化。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面开衩变成了左右两侧开衩,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传统的箭袖袍已由常服变为礼服,只有官员入朝、一般旗人外出时才穿着。嘉庆、道光以后,箭袖袍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古老的箭袖袍已完全被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所取代。40年代以后,由于受新式服装潮流的影响,男式旗袍基本被淘汰,女式旗袍又由宽袖变成窄袖,直筒变成紧身贴腰,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变得更加爽身合体。并且逐渐成为满、汉等民族妇女通用的服装款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