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 陶瓷技术> 陶瓷之谜
陶瓷之谜陶瓷工艺陶瓷装饰

五彩缤纷的陶器

  我们伟大的祖先在漫长的陶器艺术史上谱写了缤纷多彩的陶器乐章。如古老的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薄如蛋壳的黑陶等,以其独有的实用又纯朴的自然风格让世人瞩目,源远流长,并让现代人继承并发扬其纯朴艺术风格。

半坡类型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多为手工制作,常见的器形有碗、盆、钵、罐、瓶等饮食器、盛贮器和汲水器等。主要特征是在陶坯上用赫、红黑等色进行绘饰的,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彩陶彩绘及装饰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纹饰大体有图案纹饰与动植物纹饰以及少数的人面纹,这些纹饰绚丽多彩,构图优美,一些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规整而富有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性。某些人与动物的奇妙构图,则具有一种原始巫术的神秘色彩。仰韶文化的彩陶,通过早期的半坡类型慢慢发展,历经庙底沟类型(1.47),形成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1.48)这一地方性分支,彩陶也由鼎盛走向衰落。彩陶是远古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远古先民对于色彩、用线和图形组合原理的深刻认识及娴熟运用以及它那缤纷多彩的纹饰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信息仍令当代的我们不得不发出由衷的惊叹!

龙山文化  黑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珍贵的遗产,是东方陶器艺术瑰宝。它是以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与黑皮或黑衣陶的良诸文化(1.50)的产品为堪称代表。黑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风范成为中国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黑陶多以快轮制成,不施釉,也很少装饰,以造型的端庄、线条的优美、通体的墨黑、质感的细腻润泽和光泽的沉着典雅而闻名于世。黑陶的地域分布不广,产量不多,其居世时间也不长,在商代以后就渐趋衰落,但精致的黑陶在美学上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应用范围大多是作为礼品或是用于祭祀或殉葬,较少用于日用器具。而黑陶作为原始礼仪的载体和精致的艺术品,却因其独特性而更显得越加珍贵,也因此而永存于世间,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白陶是陶器中较为稀少而名贵的品种,是用高温烧成,尚未烧结,还不能成为瓷器,但它对我国瓷器的发明有着先导作用。白陶的制作大都十分讲究,器形十分规整,它把划刻、压印、装饰技法与陶烧造的工艺融为一炉,创造出熠熠生辉的刻划印白陶(1.52)。较多地出现于龙山文化,普遍采用快轮制法,常见的有三足盉、尊、宽肩壶等酒具,可用于祭祀,多为统治者所用。白陶与黑陶并存,其延续历史比黑陶更短,到西周以后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白陶在整个陶史上可谓“昙花一现”。它一度与黑陶相伴而存在,有如八卦中阴阳两极却又先黑陶而去,商代的白陶是其发展高峰,它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留传后世,优如一颗流星式的明珠点缀着世界陶瓷史。
白陶鬶 陶塑将军
  陶塑始于秦汉时期,它的出现为我国雕塑史和陶艺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西安秦代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秦代兵马俑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严格的写实手段,制作上采用模、塑结合的手法,运用塑、捏、堆、贴、刻、画等多种技法制作而成。秦代兵马俑,那刚毅肃然的将军,那牵缰提、凝神待命的骑士(1.54),那披坚执锐、横眉怒目的步兵(1.55),那持弓待发、目光正视前方的射手(1.56)以及那风神娆骏、横空出世的战马(1.57),共同组成的军阵(1.58),张扬着力量、张扬的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想像着秦国军队那种风巻残云、吞吐日月、横扫大江南北的军威,它尽管是一个军阵,但它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形象地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历史。

舞俑  唐三彩是我国陶瓷史上又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是唐代多色釉陶的总称。唐三彩的出现,将陶塑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它以塑造的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1.60)堪称为代表。它一方面保持了秦汉以来陶塑写实的传统,反映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运用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以及敢于吸取外域文化而显示出的浓郁异国情趣,烘托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象。在造型上有三彩俑衣(1.61)褶稠贴体,有曹衣出水的风致,有的衣衾飘飘,也有吴带当风的韵味,所以宋人郭若虚在《图画闻见志》总结前代的雕塑艺术说“雕塑铸像,亦本曹吴”。绚丽多彩的唐三彩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制作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它以其塑工的高超技巧,成为我国民族风格的佳作,为我国陶瓷宝库增添了色彩。

 

陶的装饰-给陶器穿上漂亮...  陶器的特例-古雅可爱的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