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追寻阿斯特拉罕的荒漠蜥蜴(6)

从水到陆
2013年10月28日
雨后沙漠 降雨后的沙丘泛起阵阵波纹(蔡波拍摄)

卡尔梅克的雨

我们的下一站是属于卡尔梅克共和国(作者注:土尔扈特部落留居俄罗斯的后代领地)的一片沙漠,在阿斯特拉罕城东边。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发现,这里不是沙漠而是一片草原包围的沙丘。在我们到达的前一天,这里就降了一场雨。我们很幸运地发现了很多大耳沙蜥的洞。头一天的雨使沙丘表面结成沙壳,洞口不易坍塌,大耳沙蜥的洞变得十分明显。
从洞中探出头的大耳沙蜥(蔡波拍摄) 从洞中探出头的大耳沙蜥(蔡波拍摄)
大耳沙蜥在这里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不长草的沙丘,它的洞口也看不到草。一个洞一般常住一只沙蜥。所有的洞都比它自己大一倍,因此可以从洞口大小判断它们的身材。在洞口,大耳沙蜥把呆萌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时不时探头查看,一旦发现危险,就急忙缩回去,确定没有危险了,就跑出来东窜西窜。降雨使沙丘表面硬化,沙壳也给它们增加了不少麻烦,大耳沙蜥在外出活动遇到敌害时没法躲进沙子,很容易被天敌捕食。降雨使这里的沙漠变成了草原,沙丘上长满了草,直接缩小了大耳沙蜥的生存空间。
刚出洞的麻蜥(蔡波拍摄) 刚出洞的麻蜥(蔡波拍摄)
准备逃离的麻蜥(蔡波拍摄) 准备逃离的麻蜥(蔡波拍摄)
这里还生活着一种麻蜥,它们和沙蜥不同,皮肤很光滑,摸起来像丝绸,它们会像壁虎那样自动断尾,喜欢草丛,它的洞也都在草丛附近。沙壳也使得麻蜥的洞口显露出来,但麻蜥洞口和麻蜥身材差不多。麻蜥跑得比沙蜥快,不管怎么活动,都不会离草丛太远。如果遇到危险,它们就会径直奔向最近的草丛,中途几乎不会停留。因此很难拍到它们外出活动的照片。降雨似乎对麻蜥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丹尼尔告诉我们,近年来,这里降雨越来越多了。全球气候变化让中国很多地方干旱,却让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变得湿润,大耳沙蜥的生活区域缩小了,牧民却有了更多可以放牧的草地。
文章发布于:《新发现(青少年版)》,2013年第6期42-47页。 (本文内容与原文略有出入)